兒童“蛀牙”知多少——病因篇
“蛀牙”的學名是齲齒,又稱齲病,是兒童最常見的口腔疾病。根據我國2017年發布的第四次全國流行病學調查數據,3歲兒童乳牙齲的患齲率是50.8%,5歲兒童乳牙齲的患齲率是71.9%,嚴重影響着廣大兒童的口腔健康。
人的牙齒主要由鈣、磷等無機物構成的。進食后,口內的致齲細菌會作用於碳水化合物產生酸性產物。如果不及時清潔,長時間累積的酸性產物會溶解牙齒的礦物質,無機質崩解,牙齒的硬組織就被破壞了,出現“蛀牙”。在各種碳水化合物中,蔗糖對齲齒的影響最大,因此我們也常對小朋友說“吃糖會壞牙”。除了食物與細菌以外,兒童自身的口腔環境也影響着齲的發生,例如,牙齒排列不齊、發育不良或者唾液粘稠,都會讓孩子更容易出現齲壞。父母口內蛀牙多,孩子得齲齒的幾率也會增加,所以父母有蛀牙的小朋友更加需要關注齲病的預防。

兒童齲病帶來的危害不可小覷。齲病引起的牙齒缺損或疼痛會影響患兒咀嚼,從而影響到患兒的營養攝入和全身發育。齲病進一步發展會引起牙根周圍根尖組織的炎症,甚至作為病灶引起面部或全身其他組織的感染。嚴重的乳牙齲病會影響下方恆牙的發育和萌出。此外,前牙的齲壞還可能影響發音和美觀,從而對兒童心理造成不良的影響。因此,兒童齲病值得重視,需要积極預防积極治療。


重度低齲兒童齲
تعليقا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