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ensure you get the best experience on our website.
To learn more about our privacy policy Click here
如果孩子擁有一口好牙,你知道做家長的會有多省事嗎?兒童牙齒健康
不用擔心孩子牙痛隨時發作
孩子牙好,顏值會拉高,自信心倍增
關鍵是,現在醫院排隊看牙不容易啊
為此,在這個特殊的節日里,我們為你準備了一本孩子護牙寶典,讓你的孩子也能有一口好牙。
01
8條日常的護牙絕招
通過對嬰兒進行口腔保健護理,你可以幫助他們預防蛀牙,特別是能夠阻止嬰兒奶瓶齲(早期兒童齲)的發生。
1. 嬰兒出生1-2周左右,開始每天使用乾淨的紗布片擦拭牙齦,以達到清理口腔的目的。同時,這還能幫助清除牙菌斑,為日後牙齒的萌出營造良好的環境。
2. 寶寶的牙齒萌出之後,應該用兒童牙刷和適量的含氟牙膏輕柔地刷牙。
3. 使用奶瓶餵養孩子時,應該只在奶瓶中放配方奶粉或者母乳,避免放入碳酸飲料或者橙汁這樣的多糖飲料。嬰兒在喝完夜奶之後,應該清理完口腔后再睡。
危險隨時隨地都可能發生,遇到緊急情況,孩子的牙齒是失去還是挽救回來,區別就在於你是否知道如何處理口腔的緊急外傷,了解如何處理牙齒外傷能夠幫助你挽救孩子的恆牙。
發生任何緊急情況,最重要的一點都是立刻帶孩子去看牙醫或去急診室。
此外,這些小技巧你要銘記:
1. 如果整個牙齒都掉了,掉落的牙齒一定要放置在潮濕的環境中。如果可能,把牙齒放入牙槽窩內,但是不要觸摸牙根。
如若不可以,將牙齒放在孩子牙齦和頰部間,或涼牛奶裏面,並且馬上找牙醫就診。
2. 如果牙齒斷裂,立刻用溫水清潔傷口,用冷毛巾敷臉。並帶着牙齒的斷出來的部分,儘快看醫生。
3. 如果孩子咬了舌頭或嘴唇,輕輕擦乾淨傷口,然後冷敷。
4. 牙疼時,可以用溫水漱口,去除食物殘渣,然後使用牙線去除嵌在牙齒間的食物。不要把阿司匹林放在痛牙或牙齦組織附近。
5. 對於刺入口腔的尖刺類物品,可以用牙線輕輕移開,但不能用牙籤之類鋒利的東西去接觸尖刺。
③ 如何正確對待孩子吃手的問題?
吮吸是嬰兒的自然反射。孩子會吮吸手指、奶嘴或其它物品,這會讓他感到高興或有安全感。
大多數孩子在4歲左右就不再會保留這個習慣,如果你的孩子到恆牙萌出時一直吃手,這樣會影響牙齒排列和咬合。
吮吸的頻率、持續時間和強度都會對口腔疾病產生影響。如果大孩子無法通過家庭引導擺脫吃手的習慣,就需要帶他去看牙醫或者向兒科醫生諮詢。
④ 孩子乳牙提早缺牙,怎麼能讓恆牙正常生長呢?
如果孩子的乳牙在恆牙還沒有準備萌出前就提早脫落,恆牙沒有了乳牙“帶路”,很可能在不該出現的地方出現。
這個時候,就需要間隙保持器來為恆牙保持萌出的間隙了。
因為乳牙的提前掉落或者遲遲未掉,恆牙有可能會從空的地方而不是正確的位置萌出。當更多恆牙萌出時,口腔內的空間會變得不足,從而導致孩子牙列擁擠。
為了杜絕這樣的事情發生,牙醫會根據乳牙缺失的情況,考慮在乳牙脫落的位置放一個間隙保持器,給恆牙留出足夠的位置。
窩溝封閉是保護孩子牙齒快速而簡單的方法,通常來說,就是用“密封膠”來封閉磨牙的咀嚼面或是較深的溝槽。
窩溝封閉速度快,幾乎沒有任何不適,只要“密封膠”完好,就可以有效防禦蛀牙。而且,窩溝封閉不會影響正常的咀嚼功能,乳牙和恆牙都可以做。
當面部受到外力打擊時,可能會引起牙齒斷裂、嘴唇和臉受傷甚至頜骨骨折等傷害,而防護牙托能夠保護孩子的牙齒免受意外傷害。
防護牙托可以購買現成的,也可以定製。為了保證效果,最好在牙醫處製作適合個人情況的防護牙托。
糟糕的咬合習慣會導致牙齒不齊。
過去很多人認為,要等孩子換牙后(12歲)再進行牙齒矯正,但是,不同情況的牙齒不齊,合適的矯正年齡不盡相同。所以,當你發現孩子有牙齒不齊的情況時,就該帶孩子去看牙醫了。
如果牙齒不齊沒有矯正,影響的不僅僅是孩子的顏值,還會對牙齒的情況帶來問題,從而增加得蛀牙和牙周病的風險。
糟糕的咬合習慣還會
1.影響頜骨的發育
2.使得突出的牙齒容易損傷和折斷
3.影響進食和發音
4.增加牙齒的磨損速度
現在,專業的兒童牙科更注重孩子的看牙體驗,並非僅能通過捆綁來讓孩子“乖乖”看牙。
在孩子看牙的時,根據孩子的口腔情況、全身情況,牙醫可能會建議給予麻醉藥物或鎮靜劑,使得孩子的看牙過程更為安全和高效。
02
“吃”出一口好牙
要讓孩子有一口好牙,除了必要的牙齒清潔護理外,還有一般人很容易忽略的——“一口好牙要靠吃”。我們一起來看看,0-18歲的孩子,是怎麼靠“吃”來擁有一口好牙的。
0歲
孩子的一口好牙,並不只是出生后的細緻護理。從准媽媽孕期的第5-6周,胎寶寶的牙胚就開始形成了。
0-3歲
吮吸——這是寶寶天生就會的技能,而且,別小看這個動作,它除了能幫助寶寶填飽肚子、在缺乏安全感時得到安慰,吮吸還是一個重要的面部肌肉發育的動作。面部肌肉發育得好,顏值也會變得不普通。
所以,不要過早給孩子斷奶。但是,為了避免奶瓶齲,不要讓孩子小睡或是晚上睡前喝奶。(相關文章→)
不過,吮吸也不是越久越好,一般建議孩子1歲時,就可以讓孩子戒掉奶瓶,改用杯子喝奶。
當孩子1-2歲時,能吃的東西越來越多,這時候旁邊的親戚、朋友見到可愛的孩子,會“不自覺地”往孩子的口中“塞”一些食物。也就是說,放入孩子嘴裏的東西,不再是父母可以掌控的了。
此時,特別要注意孩子飲食習慣的養成,“控制含糖食物的攝入”是關鍵。
這一時期養成的飲食習慣,將會對孩子的牙齒產生持續的影響。可以這麼說,孩子的牙,透露着的是他的清潔習慣與飲食習慣。
這個歲數的孩子,自主選擇食物的意願開始強烈,如果讓孩子自己選擇吃什麼,他才不會安心地去吃蔬菜而放棄甜甜的糖果呢。
所以,要與孩子制定好食物選擇的規則,讓孩子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吃糖果等,給予他們選擇時,讓他們在健康的食物中做決定。
這個時期,你的任務是要繼續深化培養孩子的飲食習慣。因為,孩子不可能時刻在你的監督之下,他們在學校或朋友家吃的食物,並不是你說了算。所以,要培養孩子自主選擇健康食物的飲食習慣。
你可以向他們解釋,什麼食物對牙齒不好。
比如,酸性果汁飲料和碳酸飲料,和他分析飲料的標籤和含糖量——360毫升的可樂里含有8-10茶匙的糖,而1茶匙的糖相當於4克,也就是說,一瓶360毫升的可樂里含有32-40克的糖。
而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年人和兒童每天遊離糖的攝入量不應超過50克,最好不超過25克。喝了瓶可樂,就把一天的糖攝入量的額度用光了,難道三餐都只吃沒味道的肉和菜嗎?
為了幫助你和孩子深刻了解食物中的糖分,每天建議的糖攝入量應該進行量化,以下圖為例,一塊方糖的重量為4.54克。
根據英國一項研究表明:成年人和兒童每天糖的攝入量不應超過11塊方糖,最好不超過5.5塊方糖,而理想的目標是每天只攝入3.3塊方糖。
給孩子建立健康飲食的概念,對牙齒和全身的健康都很重要。如果在孩子早期飲食習慣訓練得好,這個時期的深化培養飲食習慣會變得更簡單。
這個時期的孩子開始獨立,甚至有點叛逆,你要進行他的飲食干預是很困難的。這也再次提醒家長,在孩子早期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是有多重要。
青春期的孩子,每天喝3、4瓶碳酸飲料的人比比皆是,他們口袋裡的零花錢都花在了快餐、甜甜圈和各種各樣會引起蛀牙的甜食上。家長盡量引導孩子,讓他們用水和無糖口香糖來替代碳酸飲料和糖果。
同時,這個年齡的孩子也容易被朋友傳染蛀牙和牙周病。所以,你需要和他們講清楚,蛀牙和牙周病的病菌也會通過唾液傳染的,提醒他們不要和別人共用杯子、瓶子或吸管。
……
以上,是在日常生活中,你能為孩子給予的護牙“貢獻”;除此之外,定期的看牙醫也是必不可少。只有家庭和醫生互相配合,才能保證讓孩子擁有一口好牙。
再貴的禮物,給予孩子的只是一時的滿足
而一口好牙,卻能讓孩子受益終生
Comments